“中國制造”已經強大到了什么程度?

?科技 ????|???? ?2021-05-07 14:20
中國制造業總量已經遠超美日德之和,居世界之冠,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品中,中國有220多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,而且中國工業化進程已步入中后期,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中國在5G、人工智能、物聯網、云計算等諸多領域已經邁入先進國家之列,為主導第四次工業革命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。但是,中國制造大而不強,在全球制造業排隊中,中國仍處于第三梯隊,實現制造強國目標,至少還需三十年。
在全球"中國制造"無所不在,但這不意味中國制造真的就強了,制造強國的標準是高端、自主、可控,中國高鐵、5G、人臉識別、大型盾構機等世界第一,但這些不能代表整個制造業水平。中國工程院去年12月發布的《2020中國制造強國發展指數報告》中,美國位于第一梯隊,綜合優勢明顯,德國和日本位居第二梯隊,相對優勢突出,中國位于第三梯隊,在規模發展、質量效益、結構優化、持續發展4個一級指標綜合評價中,規模發展不到20%,其它占80%。工信部原部長苗圩指出,中國制造業一是自主創新能力薄弱,企業創新處于跟隨模仿階段。二是基礎配套能力不足。三是產品質量可靠性有待提升,品牌建設滯后。四是低端產能過剩,高端產能不足。
談到中國制造大家都知道中國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受制于人,在核心基礎零部件、關鍵基礎材料、基礎技術和工業等產業對外依存度在50%以上,集成電路依存度超過80%,大型優質鑄鍛件依存度高達90%,高檔液壓件、密封件幾乎依賴進口。在集成電路及專用設備、操作系統與工業軟件、航空發動機、農業裝備等領域與世界制造強國差距明顯。更令人擔憂的是中國制造業投資增速呈下滑趨勢,制造業占GDP的比重,已經從2006年的32%下降到2019年的27%,那么,中國制造業要由大變強關鍵在哪呢?關鍵是老百姓要有錢,老百姓收入增加了,需求才能帶動供給,制造業才會做大做強。
  
  • 上一篇:為什么大家越來越不著急換手機?
  •  
  • 下一篇:沒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