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為 Mate 20系列:麒麟崛起
放眼華為十幾年的智能手機之路,哪一步對華為最至關重要,我個人認為是2018年的Mate 20系列。從這個系列開始,華為算是真正挺進了高端手機品牌的行列。


Mate 20的成功,不僅僅是工業設計、做工用料都有全面的提升,最主要的核心還是華為自家麒麟系列芯片,終于從性能層面與高通打成了平手,可以像一部高端機器那樣流暢運行應用程序和游戲。
實際上華為在決定做智能手機的時候,就已經看清楚處理器對廠商的決定性作用。三星、蘋果、華為都擁有自己的處理器,其好處主要有兩點:
第一點是控制成本,雖然處理器研發很費錢,但是比起高通昂貴的授權費來說,如果在出貨量較大的情況下,自己研發芯片,代工廠生產,其成本要遠低于使用高通的解決方案。
第二點是拉開空窗期,小米、OV這些廠商使用高通芯片,那就只能在新的芯片上市時候密集發布產品,而華為則可以選擇時間點不那么擁擠的年底來發布,并且可以不用為了爭供應鏈而導致備貨不足。
因此華為從一開始,就堅持在自己的P系列和Mate系列上使用自己的麒麟系列處理器。從麒麟910一直到970,由于工藝和設計能力的差距,華為手機的性能始終偏弱,尤其是關于娛樂方面的圖形處理能力,這也讓華為背上了“商務手機”的名聲。
一直到Mate 20上的麒麟980,采用全新的ARM A76架構,臺積電最新的7nm制程工藝,還有獨立負責算法的NPU模塊,使得整體性能終于可以與高通驍龍旗艦芯片所媲美。
從此之后,每一代麒麟芯片都能夠在NPU、基帶、功耗等方面與對手分庭抗禮。